陈劲松:中国的单身者,新核心家庭
文章摘要: 疫情是场大考,考验的是大多数家庭的忍耐力,而各大城市离婚预约率的上升,就是答案。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,人类一直在从事着一项伟大而前所未有的社会试验——数量庞大的不同年龄、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都选择了“独居生活”。

陈劲松:中国的单身者,新核心家庭

一、现状扫描

  • 疫情是场大考,考验的是大多数家庭的忍耐力,而各大城市离婚预约率的上升,就是答案。
  •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,人类一直在从事着一项伟大而前所未有的社会试验——数量庞大的不同年龄、不同政治信仰的人们都选择了“独居生活”。
  • 独居人口占美国户籍总数的30%,仅次于有孩家庭,位列第二;中国如将各年龄层统计下来,远超美国3000万~4000万的量,应该在1亿~2亿人,且正在迅速发展中。
  • 越现代化的大都市,独居人口比率越高。在曼哈顿,一半以上居住人口选择“独自生活”,这已是城市第一的“核心家庭”模式,这也是北上广深核心城市的未来。
  • 独居生活的兴起本身已成为一种具有革新力量的社会现象,改变着人们对自身、对亲密关系的理解;它影响着城市的建造和变革;它改变了人们的成长、成年、老去,甚至去世的方式。
  • 独居人口比例居于全球前四的国家分别是:瑞典、挪威、芬兰、丹麦,45%的住户是独居户;独居户增长最快的国家是:中国、印度和巴西。
  • 人类历史上,个人第一次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单位。

二、独居的来源与条件

独居生活来源于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:

(一)历史性变革:“孩子自己的卧室”,这是人类家庭追求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,正因如此,孩子具备了独自生活的条件。

(二)“女性地位的提升”,这一社会进步的标志,彻底改变了当代两性之间的关系:晚婚、成年过渡期延长、分居离婚率增长以及单亲家庭的普遍存在。

(三)移动互联网带来“通讯社交方式的变革“,提供了丰富的与外界联系的可行性,而目前婚龄高峰的一代人,正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。

(四)“大规模的城市化“,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单身亚文化的形成,凝聚了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、自我认识及生活方式的人们。一种围绕着酒吧、民间组织、公寓式住宅以及相对更为自由的性观念的生活方式,得到共鸣与支持。“服务业在城市迅猛发展“,各种各样的场所正在不断增加:健身房、咖啡馆、酒吧、钟点工、代烹饪、外卖……

(五)“人类的长寿化”,更确却地说,女性比男性长寿十几年,使独居生活的老龄生活越来越普遍,加之离婚率上升,换而言之,人生中1/4~1/3的时间独居已是常见现象。

(六)“精神的现代价值”——个人自由,独居生活令人们对自身权力和自我实现有了探索的机会,并去深入认知自身生命的意义和目的。

三、国际房地产的表现

(一)2009年,全美单身男性和女性分别占全部购房者的10%和21%,加起来占全美市场的1/3。

(二)45岁以下单身女性购房者数量增长,显得尤为引人注目。越来越多的人将购置房产视为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的转型标志。

(三)在斯德哥尔摩,独居人口占据家庭总数近2/3,政府在市中心区域建立起丰富、遍布各地的独居生活社区并进行补贴。

(四)华盛顿正式推出“精简版城市”计划,在繁华地区推出单户家庭住宅,有一系列不同尺寸和价格的选择,为“丁克”、“Y世代”等家庭服务。

(五)斯德哥尔摩正在将二战前的复合建筑,尤其是战后建立的高层建筑改造为“集体楼”,获得超越想象的成功:

公共配置

•餐厅

•电脑房

•开放式厨房

•洗衣房

•图书室

•木工室

•电视室

•兴趣小组室

•露天宴会厅

•健身房

•桑拿浴室

•编织室

单位内配置

•一间卧室

•一个客厅

•一个小厨房

•一个洗手间

四、独居在中国的迅猛发展

(一)家庭人口数

2018年,中国的家庭人口平均数虽各地区不一样,但趋势是普遍下降:

地区 家庭人口数(人/户)

北京 2.58

重庆 2.9

福建 2.9

广东 3.02

广西 3.4

这都是省内平均,具体到城市,数值还要低不少。全国而言,解放后的4.5~5.2人/户到现在的2.5~3人/户,主要原因是:

1、 独生子女政策;

2、 85~90成为职场中坚;

3、 离异和大龄单身;

4、 70~80老人增多。

故家庭人口数未来十年将趋向2.5人/户 ~2.0人/户,也就与日本的数字相似。家庭人口数的变化中,城市的变换最为显著。

(二)“独居+(solo+)”结构呈多元多层次变化

•独居老人

•活跃长者

•单身父母+小孩

•单身工作白领

•学生

•单身打工

这里涉及多年龄层、多收入阶层和多元文化的居住需求,原有的标准“中产核心家庭”需求模式已不能满足,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了。

(三)“合居”,只能是一种过渡

由于适合“独居”的住宅数量太少,而标准“两室户型”租金又太高,众多独居单身人士只能选择“拼租”或“合居”的方式在城市生存。这种“合居”形式下的“独居”,不仅使得生活不便、纷争不断,而且还成为“无隐私”、“不卫生”生活方式的代名词,让在城市打拼、生活的单身人士处于焦虑和不安定的状态。

而城市的未来,正在于吸引年轻人,尤其是大学毕业生,而所谓的“人才公寓”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地段和户型上,与大量需求不匹配。

五、“独居”带来的城市变化

人们对城市的向往,其中之一就是在城市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。对“独居”问题的解答将影响每个人的未来。因为,毕竟有一天,我们都可能会独自生活。可以预见,“独居”将给城市带来如下变化:

1、 丰富的小户型住宅社区;

2、 更多选择的城市服务业发展;

3、 城市公共生活的振兴;

4、 各类非正式社交活动和社会团体的兴起;

5、 5G、智能和科技应用场景的丰富和扩展;

6、 城市高度互联、超级活跃、24小时全年无休的生活与独居实现的自我效率的提升。

疫情之下,以世联红璞公寓为例,我们看到无论在疫情防控,在有如“大学宿舍”般抱团取暖,还是精神上的相互鼓励,都远超传统小区中“孤独”的人们。

中国城市正在急速变化中,而其中之一就是“独居”,只有城市能让独居者联合起来。

标签: 陈劲松 中国家庭